图片由美国摄影师阿瑟·罗斯坦(Arthur Rothstein)于1946年拍摄,记录湖南衡阳饥荒。当时,罗斯坦担任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UNRRA)的首席摄影师。
1946年的中国虽然已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但历时八年的抗战洗礼使整个国家百废待兴,而在抗战期间惨遭日寇野蛮侵略的湖南省更是到了十室九空的悲惨
1945年时,湖南省因战荒废的田地达到1450万亩,加之部分地区出现的天灾,1945年湖南全省粮食产量锐减至6730万石,较1940年前的年平均产量16873万石,减产60%。
1945年秋至1946年夏收期间,湖南省亏粮2100万石。
当时,国民政府正在为发动全面内战做准备,湖南省内集结了26万正规军,及大量的游杂部队。这些军队的粮食消耗,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雪上加霜的是,11万等待遣返的日军战俘滞留湖南,为了养活这些人,国民政府又征缴了160万石军粮,使本就灾情严重的衡阳地区惨遭搜刮。
在水沟里拣食物的孩子。
因饥饿而浮肿的孩子,身后就是商人囤积的粮食。各地粮商乘机囤积,半月之间粮价上涨1-2倍,价格最低的长沙也涨至每石5万元。
长沙《大公报》1946年6月3日报道:“目前米价较去冬涨到十倍以上,慢说是农村破产拿不出几粒牙巴谷,就是靠薪水阶级养家眷的公务人员,有的甚至买一石米还不够,这是灾荒加重的原因之一”。
饥民们始则挖草根、剥树皮为食,继以“观音土”充饥。
死于饥荒的孩子
截至1946年8月,湖南饥荒祸及400万人,仅衡阳地区就饿死9万余人。
以上内容信息以及包含的资源全部引用、摘录、转载自网络,图片、音频、视频存在无法获取/播放的可能性,因此资源可能已被源站删除或管理方下架。可自行关键字寻找!
我的微信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han_hanwen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imaa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