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家庭中,为什么子女与父母的隔阂越来越大?

本来,人与人之间有隔阂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尤其是年龄相差甚大的两代人。按理说,关系越近的人隔阂应当越小,可如今的家庭关系却并非如此。

当代家庭中,为什么子女与父母的隔阂越来越大?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除去先天因素和一些后天意外导致的情况以外,所有孩子就像是一张同样的白纸,而画笔就握在父母手中”。

就一般情况而论,所有人在刚来到这世上时,除了一些本能,什么都不会。而在他们进入幼儿园之前,对整个世界的认知,全部都是父母带给他们的。这个阶段也应该是每个人一生当中人格塑造的黄金阶段,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没有什么自我独立思考的意识,一切大多都是在模仿、学习别人的行为、思考方式。而被模仿最多的,当然就是和他们相处时间最长的父母。

到了上小学的阶段,就算是在人生中第一次肤浅地接触到“社会”这个概念(幼儿园只是以代替父母照顾孩子为主要目标,加之那个年龄段的孩子并没有多高的思考能力,所以应该不能算作接触人际关系)。小学已不再是幼儿园,在学校的时间,没有什么人会特别照顾你,人际交往和日常琐事从这一阶段起,需要开始自己独立完成了。

虽说在小学中,孩子可能会受到外界的影响,但那影响其实还是很少的。首先,待在学校中的时间与幼儿园相比并没有增加多少,而且在学校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干听讲、写作业等和学习有关的事,处理人际关系的时间还是比较短的。另外,人也是有心理防御机制的,一个陌生的学校和家庭相比,排斥程度肯定是天差地别的。而这个时候,就算学校中的某些事给孩子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心理防御机制也会将其拒之门外,不会让其产生过大的反应。

到了中学,也就到了人们常说的“青春期”、“叛逆期”阶段。其实如此简单粗暴地将这个阶段的孩子的行为举止概括为“叛逆”是十分站不住脚的。从这个年龄段开始,人逐渐有了较为完善的自主意识、自我思考能力,对于身边的事物开始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只不过当父母的,已经习惯了十几年来孩子对他们言听计从,所以这些自我意识会让他们觉得孩子“不听话”,而“不听话”就是“叛逆”。自此,两代人之间的隔阂开始出现、变大。

而到了大学以及之后的工作等,孩子基本不会再受到家庭的影响,但他们的性格、思考方式也已经定型了。此时就算外界给他们一些刺激,他们也不会有什么明显的改变。就像陶瓷一样,在烧制之前可以轻松且随意地改变它的形状,可一但烧制完成后,它就会变得坚硬无比,形状也无法改变了。

其实,到了中学阶段父母才发现问题并且尝试修正的时候,已经有些晚了。我们可以将人格塑造的过程看作下压一根弹簧的过程,在它从未受到任何力之前,下压一定是最轻松的;而越往后,需要付出的力气就越大,并且效果也只是微乎其微。

“自私”的父母
我们已经知道,中学前才是培养一个人性格、思维方式的最佳时期。合格的父母一定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良性发展,给予孩子的爱更是无私的,那为什么我又要用“自私”这个词呢?

“自私”其实是一个相当广义的词,它的解释十分简单:“只为自己打算;只图个人的利益”。那么如果再对这个解释进行剖析的话,大概就是“对待事物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

现代父母基本上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有一个幸福的生活,至少也要是衣食无忧、生病了有钱就医。而想要实现这个目标,那就要“读书”、“认真学习”。这套逻辑表面上看似乎没什么问题,可如果认认真真思考、看待的话,毛病还是不小的。

首先,父母们并不了解孩子将来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普通人当然都想“好生活”,错误由此产生——父母会直接将他们认知当中的“好生活”附加在孩子的身上,殊不知每个人对于“好生活”的认知并不一致。可能他们想要的,并不是孩子想要的;而有些孩子想要的,他们又会认为不需要。这是一个相当细致的问题,简单地一笔带过自然不是什么好主意。

其次,所有的父母基本上都没有和孩子认真探讨过“读书”这个问题。我们都知道,读书只是一个很传统的途径,但它并不是必经之路。有一小部分人,或者比这更多的人,其实是不适合走读书这条路的。而现在的人们对于是否适合读书的评判,仅仅停留在“智力”这个简单的层面上,殊不知还有许多比这更重要的因素。

如果问学生们“是否愿意选择读书这条路”,相信绝大多数人的回答都是“不愿意”。而当父母的就又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认为导致孩子不愿意读书的原因无非就辛苦、累而已,可干什么不累?所以还不如老老实实地读书。可他们不知道,虽然都是累,可若做的事情分别是感兴趣的和不感兴趣的,心理上的差距是天差地别的。

还有父母认为,除了读书没有什么别的路可以走,或者是风险太大等等。只能说,并不是真的没有别的路可以走,只是他们没有找过。这一话题又牵扯到了下一章节中的内容。

总之,这种自私的思维方式,都会给孩子造成负面影响。只不过是因为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同,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大小不一样罢了。

“懒惰”的父母
一定会有人说,解决上面这些问题的方法无非就是换位思考。而换位思考这个人人皆懂的道理,父母怎么可能会不去做呢?

其实换位思考并不是把自己带入到别人的处境中思考问题就完事了,它需要详细了解他人的各方面情况,并且在思考过程中时刻都要遵照他人的思维方式和认知,任何一个细节都容不得主观臆断。否则,就只能算是深入思考而不是换位思考。

有句话叫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用在这里再恰当不过。没有做到真正的换位思考,那么就相当于起点就是错的,因此无论思考得有多认真、多深刻,最终得到的结论都是“差之千里”的。

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在孩子要求他们做出改变时,都喜欢展示出一种态度:“我年龄已经不小了,我这种性格/做事方式已经习惯了,改不了”。这其实是一个相当荒谬的借口,试想如果一个人得到了一份工资比原来高得多、上班时长和强度都大幅缩小的工作,他会说我已经习惯了原来的工作和工资,所以无法接受新工作所带来的变动吗?

改变自己的习惯的确是一个不算容易的过程,但和许多事物相比,也还没有难到做不到、一上来就否决的地步,归根结底还是“懒”——心理上就没有下定决心地要去改正,或者是稍有困难就不想继续。那么,既然自己都这样,又有什么资格、起到什么榜样作用,去要求自己的孩子去改变、去努力呢?

家长们无时不刻地教导孩子学习要刻苦,就算努力没有得到回报也要坚持。可他们似乎没有想过先审视一下自己有没有做到。

对于家长而言,更明智的做法是帮助孩子完成他不能完成却又想完成的事,而不是一味自私地从自我认知角度出发,打压孩子。

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便是爱好方面的发展(当然这里指的是有积极作用、实质意义的爱好)。假如两人有同样的爱好,而家长所持的态度又截然相反——一个鼓励发展且有实际行动;另一个则认为这影响了学习,可能嘴上表现得很支持,但实际行动上却在不断打压。那么大概率的最终结果便是,前者学习爱好双成,后者一无所获。至于具体原因我相信每一个能够认真、换位思考的人都能明白,因此也不在这里再浪费笔墨(做不到的估计就算我写出来原因,也会觉得荒谬可笑吧)。

“自满”的父母
也许有很多父母会觉得自己平时做得够多了,照顾孩子也很累,觉得自己做得已经很好了,可是却又没有在孩子身上看到什么明显的回馈。于是乎,父母对孩子便会越来越不满,恶性循环由此诞生。

首先,还是最基本的换位思考问题。这些父母所认为的“做得足够多”仅仅是他们自己的观点,我不否认他们做的事很多,但在出现问题的家庭中,这些事中有相当多的一部分对于孩子而言是没有意义、甚至是有负面影响的。

简言之,便是“孩子想要的没有给到,孩子不想要的却一个不落”。还是上文中那个有关兴趣发展的例子,对于后者而言,孩子希望家长能够支持他,而家长却打压他的爱好,忙前忙后地督促学习、报课外辅导班。做得多吗?不少;可这些是孩子真正需要的吗?明显不是。

狗是很有灵性的动物,养狗的家庭应该也有一个挺普遍的现象——狗更喜欢小孩而不是大人。这便是同一个道理,孩子能给狗想要的,而大人虽然也能给,但是给得很少,而且更多的是束缚。

打破这个不良循环,不是做得更多、让自己更累,而是学会如何做“有用功”。

还有一种普遍心理是“孩子欠家长的”。道理不错,但不应成为挂在嘴边、居高临下的一句话。养育后代这是所有哺乳动物刻在骨子里的本性,是自然规律,谈不上“应不应该”,当不了道德绑架的工具。

有句发人深省的话——“父母在将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之前,并没有问过他们愿不愿意,所以父母本来就欠孩子的”。也许这句话后半句比较有争议,但前半段却没错。大多数人的一生都十分辛苦,负面情绪远多于正面情绪,如果在出生前给每个人一次选择的机会,相信选择“不来”的大有人在。

因此,“谁欠谁的”这个问题本身就是毫无意义、答案千变万化的,出现在家庭中难免会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无形之中就产生了隔阂。

结语
这篇博文要比上一个转载自知乎的文章动笔还要早,不算很长的3500字却一直在草稿箱中被反复修改了一个多月,直到十一月初才发出来。

写这种有思考价值的文章对我来说要消耗的脑力不亚于一场大型考试,每一句话都要反反复复字斟句酌,还要时不时停下来花费时间去思考、组织语言、给不同的内容之间加上合理的联系并排序。但因为这是我所喜爱的,因此并不会像考试那样感到烦躁,哪怕累也是值得的。

老实说,这篇文章写得很慢、很纠结。有些内容在实际情况中确确实实存在,但却无法在文中开门见山地提出、批判。因为有很多事情的结果,并不是家长的本意,他们的出发点有时也未必就有很大的问题。

文中讲述的基本都是大多数家庭中家长的缩影,并没有怎么提及孩子。因为相对于孩子,家长的情况更加普遍、易于概括;并且在未成年这个阶段,孩子更需要的是家长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方式,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和家庭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因此,在家庭教育这个问题上,更应该行动起来的是家长,而不是要求孩子如何如何。毕竟“孩子是父母的镜子”,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源于父母,在父母作出明显改变前一味地要求孩子做出改变,是一件很不现实的事。

来源:雾林博客

作者:白雾林

链接:https://www.baiwulin.com/19.html

以上内容信息以及包含的资源全部引用、摘录、转载自网络,图片、音频、视频存在无法获取/播放的可能性,因此资源可能已被源站删除或管理方下架。可自行关键字寻找!

继续阅读
我的微信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weinxin
han_hanwen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weinxin
imaaes
 
  • 本文由 Know Way 发表于 2024-07-02
  • 内容信息以及资源引用全部摘录、转载自网络,由-道不知-收藏整理,旨在提供阅览实用性之参考!对文章中的观点均保持中立,仅供交流之目的。默认遵循各个平台原创转载规则,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与之联系,即刻处理。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