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片距离好莱坞最接近的一次

影视评论460阅读模式

《无人区》:国产片距离好莱坞工业创作水准最接近的一次

 

国产片距离好莱坞最接近的一次

 

作者:关雅荻,

买票太晚,只买到了1排1号最角落的位置,我在万达CBD9号厅看的,200多座的大厅,晚上7点20的黄金场,上座率100%。

电影结束,响起了一片掌声,对于一场普通公开放映(不是首映,没有主创到场互动,不是资料馆经典片观摩)的国产电影来说,这样的情况属于极为罕见。

片尾字幕全部结束,现场还有四五十人没有从座位上离开,我是其中之一。

上面跟评价无关,只是部分观众对这部电影直接反馈的部分事实。

对我个人而言,曾帮大学同学作为投资人参与这部电影的投资,后来因故此笔投资又撤出。

那时电影还未开拍,看过几版剧本,基本跟现在公映版本大体差不多。

之后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四年后,终于上映。

当年初次看完剧本后,很惊讶,居然完全改变创作方向,各种惊喜。

此后四年,我几乎从未有过提前内部看《无人区》的念头,尽管身边各种人各种方式看过不同版本,我还是忍着不去想这部电影,包括后来《黄金大劫案》时期,大量时间跟宁浩交流,我也从未跟他提过私下看一下《无人区》未删减版的要求。

因为,在我心里,这电影是必须在大银幕上看的,不然,宁可不看。

今天,终于看到了,没想到,等了四年。

如果有平行世界,在一个2009年《无人区》得以顺利公映的平行世界里,我坚信这部黑色电影会引起电影行业的巨大反响,此后很多事都会不一样,昨天看南都方夷敏的报道,采访编剧黄海,他说:如果《无人区》2009年顺利公映,可能就不会有后来的《黄金大劫案》。

今天,看完《无人区》,我才更深切的理解和认同这句话的涵义。

这部电影我没在看情节,因为之前烂熟于胸,而在看完成度和性价比,结果两者水平都很高。

《无人区》在我看来最有价值的一点,是作为一部大陆国产片,其在形式内容(类型)和价值观传输两者的结合,距离好莱坞工业创作水准最接近的一次,即使四年后,在其类型领域,依然如此。

这个很厉害。

换句话说,这才是真正的一部可以在文化软实力“走出去”的国产电影。

当然,用2013年功利的市场眼光,眼下正是服务于青少年一代的电影创作潮流,怀旧青春、都市爱情、公路喜剧都是正热的电影题材,这样来看《无人区》似乎有点OUT了,本来西部片就是国产电影濒危稀缺物种。

也有人说,这部被耽搁了四年的作品已经被“神化”和“严重被高估”了,没错,是被高估了,但被高估的是广电审查系统的思想觉悟、政治高度和艺术感受力,被高估的是现在年轻观众对有智慧的娱乐电影的理解能力,因为他们已开始被俊男靓女景片儿拼成的国产片惯坏了。

我不认为这部电影经过修改后,对导演表达的损害已经到了伤筋动骨的地步。

因为《无人区》本身的气质是无法被修改的,除非全部重拍。

《无人区》应该可以说放到世界电影市场上,也是一部独立制作质感、品质过硬的黑色电影。

而且因为其传递的价值观的普适性,它本身也是具有海外市场的。

唯一的问题,四年之后,这部电影看上去有点“旧”,有点跟当下市场热点脱节。

但正因如此,我认为《无人区》在2013年反倒会得到更多预期之外的东西,比如四年过去了,很多影片内在对人性的残酷表达,现在的观众比四年前更容易被点醒,更容易映照现实。

因为2009年如果公映《无人区》,它会是一部创新的娱乐作品,是一部话题之作,但依然只会在电影层面;

而2013年的今天来看《无人区》,你可以说它是一部纪实性作品,直指人心,它可以进入到社会现实层面。

这电影骨子里用一种“不屑”的精气神儿,来阐释人性的救赎。

2013年来看,更具有现实意义。

这或许是很多人始料未及的。

作者:黑色菠萝,

(以下内容含剧透)

非常同意@关雅荻 答案中所说的一句话:这才是真正的一部可以在文化软实力“走出去”的国产电影。

宁浩靠“疯狂”成名之后,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心中都有一个疑问:他如何能够走出盖·里奇的阴影?在繁杂的多线叙事、巧妙的剪辑的标签下,不知道其他的观众如何看待,对于我而言,至少会觉得“匠气太重”,怎么样回归单线程的简单故事,用不花哨的手段,讲好一个有宁浩风格的电影,是他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接着的两部作品《无人区》和《黄金大劫案》,都可以理解成宁浩对模仿成名的自我突破。《无人区》里面有很多地方透露出了“疯狂”系列的影子:小细节的铺垫,到最后出现反转。这种在剧本上的“小聪明”,宁浩玩得已经炉火纯青。但是《无人区》更珍贵的是:宁浩回归简单了。

影片主角潘肖,从一开始就是整个影片的主线,整个故事也围绕他经历一次官司之后,在无人区的种种遭遇。与宁浩“疯狂”系列最大的区别就是,《无人区》镜头平均时间肯定是有大幅度提升的。影片没有再像之前的宁浩电影一样:分屏、大段大段的高频次镜头跳接。给人的一种感觉是:宁浩在刻意地提升镜头时间,从而保证影片故事的线性特征。有的时候镜头慢得,都能够让人产生尿点。

在简化了叙事线程的基础上,《无人区》并没有完全抛弃宁浩喜剧的个人风格。卡车男丢酒瓶、潘晓的火机、卡车男再现等等这些“麦高芬”,依稀都能看到“疯狂”系列的影子。有了这些,加上合作无间的几个演员老搭档,宁浩的个人风格得到了非常好的体现。

这的确是一部品质很过硬的黑色电影,不管传说中的未删减版有多么的牛逼,光这个影院版也足够拉开其他一些国产电影好几个光年。但好归好,还没到神的地步,最大的遗憾恐怕就是:黄渤的戏份太少。观影的过程中,恐怕所有人心里都在想:黄渤,你倒是快点活过来啊!

 

来源:http://www.zhihu.com/question/22168642

 

以上内容信息以及包含的资源全部引用、摘录、转载自网络,图片、音频、视频存在无法获取/播放的可能性,因此资源可能已被源站删除或管理方下架。可自行关键字寻找!

继续阅读
我的微信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weinxin
han_hanwen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weinxin
imaaes
 
  • 本文由 Know Way 发表于 2013-12-04
  • 内容信息以及资源引用全部摘录、转载自网络,由-道不知-收藏整理,旨在提供阅览实用性之参考!对文章中的观点均保持中立,仅供交流之目的。默认遵循各个平台原创转载规则,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与之联系,即刻处理。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