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就是一个女权主义者。在我六七岁的时候,作为深受祖国性教育迟滞的受害者,尚未弄清楚男人的胯下和我的胯下有什么根本性区别,便已经以武则天为我毕生的偶像,把两性平等时时挂在嘴上。这种情况持续了十几年。直到我看了一集美剧。
那是我最喜欢的boston legal。第一季第四集,一个女人控告自己上司性骚扰。当然,这个女人也不是好鸟,作为一个有夫之妇跟上司搞不正当男女关系很久了,某一天突然良心发现要“找回我的家庭”,所以跟上司突然分手。当然这种情况男的不可能说“哦好我知道了再见”,反而增加了追求攻势,试图挽回芳心。于是,曾经被视为浪漫求爱的种种手段突然一转而变,成了令人无法忍受的性骚扰。
为女人辩护的律师是主角allan shore,坦白说,平淡无奇,几乎留不下什么印象。但是为男人辩护的则是allan的前女友,那段辩词改变了我对女权主义的单薄看法,不是醍醐灌顶,是五雷轰顶。我一时间几乎没办法找到女权主义存在的正当理由。那段辩词是这样的:
“工作场所总是发生爱情。可以说是大部分婚外情的发源地。这很正常。分手也是。作为一个女性,我厌恶这场诉讼。中立地说,现今的性骚扰法带有明显的性别偏见。它的存在是为了保护女性,它给人的感觉就是女性是弱者。所有这些可以追溯到早期英国法,女性被认为有心智上的缺陷而不得参与契约制定。性骚扰法例是为了保护我们在工作场所不被骚扰——因为我们不能忍受。可我能忍受。你能吗?你呢?我们真的需要一个无性的工作环境然后我们就安全了吗?这些法例认定我们在心理和感情上都是脆弱的。而我,很厌恶这样。有的案子肯定伸张了正义,肯定的。但是这个案子里,这位女士是一位成年人。她和上司有了一段你情我愿的关系,最后不欢而散。他受到了伤害,他仍然爱着她,她却因此而告他。她没有被解雇。她受过高等教育,是公司副总裁,她三十四岁,她是专业人士。她今天来告诉你们,她不能保护自己。她是在利用法律的偏见,宣称女人是两性关系的弱者。我可不是。各位。我不会开车走人。我会开车撞死他。让我们将这两个人,真正当做成年人。”
这是一段相当精彩的辩词,虽然并没有给辩方带来胜利。但很明显它触动了女权主义的软肋——你如何定义自己。而女律师的话point只有一个,在给我贴上女性标签之前,先请把我看做人,一个成熟的独立的个体。
什么叫把我当人?就是你先承认我没有任何地方不如你。虽然我月月来大姨妈,但是我活的比你长;虽然我力量不如你,但是我的智能可以让我避免繁重劳动;虽然我貌似爱哭爱唠叨爱大惊小怪,但是真正直面打击时,崩盘的往往是你而不是我。在你眼中任何一项我的弱点,我需要让你保护的地方,都在大自然的造化神功下,有了相对的补偿。包括呈现出一个柔弱的表面让你们觉得我们是需要保护的——造成这种印象本身也使得女人讨得不少便宜。所有这些成也萧何败萧何的因素,使得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史中,虽然我们饱受欺压和边缘化,但依然活出了自己的坚韧和精彩。
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曾经我认为这是一句极具偏见的话,似乎在宣告女人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生存。但其实完全不对。它所指的是女人比男人拥有更多一种征服世界的方式。广阔天地,大有可为。两性世界,大有可干。
女权主义者尴尬的地方,就是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定义女性身上跟男人不一样的地方,他们不知道不管男人女人都是有长处,都有弱点,所以都是强者,也都是弱者。在一个模糊的定义下,女权主义者变得极其敏感暴躁且多疑,甚至对歌颂女性的故事传说也横挑鼻子竖挑眼。比如花木兰的故事是有偏见的,因为它宣扬一个女性必须通过变成男性才能完成她的宏图大业。武则天也没什么好让人骄傲的,因为她并没有推翻男权社会的制度,只是遵从它而已,并且为了增加自己的男性威势而大兴刑狱。我不认为这些解读有错误,哈姆雷特总是有一千张脸孔,我只是觉得女权主义者在所有问题上都采取了一个极其扭曲的姿势,要么就是极端宣扬男女平等,恨不得女人搬砖头抽皮带抠大脚丫站着撒尿,来显示男女的确平等——这个老毛干过了,等冷静下来之后不论男女大家都觉得实在勉为其难而且有伤风雅,所以现在绝迹了。现在的流行趋势是带着“全世界都在欺负女人”的先入观来看所有事物。整个世界都是假想敌——当然了,这是男权社会嘛。而女人,则是可怜兮兮,碰不得摸不得的玻璃娃娃。
作为一个女人,我觉得我可以理解女权主义者的女性——我相信她们肯定都是特别爱较真的女人,并且的确感觉到了男权的威逼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作为一个相对钝感的女性,我没有理由去责怪那些比较敏感的同胞,这跟有人受得了烟味儿有人受不了是一样的。嫌空气不好的同胞完全可以找抽烟的人理论,何况她也的确在为大家一心争取更好的环境。但是我怀了一种极其不好的偏见,特别见不得男性挥舞女权主义大旗——一句话,关你鸟事?你真懂女人吗?你真懂我们要什么吗?这种跳出来当黑马骑士上演救公主的戏码,这种罗曼蒂克并且显得大义无私的行为。。。我该怎么形容呢,让我这种比较钝感的女性感觉被冒犯了。就跟那个女律师一样。我很厌恶。
女人的自我觉醒和抗争,自始至终只能由女人自己独力完成。
如果你在潜意识里能把我当人看,你就不会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大惊小怪,跳到我前方替我骂骂咧咧。你会相信我们有足够能力处理好这些,即使不能,也有足够胸怀容忍这些——比如我,或者足够智商反抗这些——比如那些呼吁不要物化女性的姑娘们。
我们不是baby,我们要什么,会自己说,自己争。在一个男权社会里,男人需要做的,仅仅就是给一个自由空间给女人罢了。这个自由空间的大小跟男人自己拥有的差不多,有花香,也有屁臭。有蝴蝶,也有蟑螂。但是是自然的,不做作的,没有过滤的,也没有刻意污染的。然后让我们自己发展吧。leave us alone。
至此,终于可以讲到绿茶婊了。
我为什么不反对别人说绿茶婊,除了上文说过的我比较钝感以外,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从绿茶婊的多条定义来看,很明显它是来自女性自己的创造——大多是你我身边的绿茶婊是怎么跟你一边好姐妹一边抢男人的(正如上文所述,我认为两性关系是女性大有可为的天地之一,所以男人是我们的私有物品,抢男人这个词在我的词典里不存在任何针对女性的偏见,特此声明)。这不是男性扣的帽子,而是我们带着某种自嘲或者同仇敌忾的心境,去讲一种在女性中极其不受欢迎的女人坏话。聚众讲坏话是人们增加感情的方式。好姑娘们通过在一起痛斥绿茶婊,内部更加团结,感情更加亲密,自我感觉更加良好,并让绿茶婊无从遁形,草船中箭,死无葬身之地。好姑娘们把绿茶婊的原形揭露给男人看,也不过是给男人打个预防针,嘿,看清楚,我才是好姑娘,you pick the wrong girl。众所周知,一旦好姑娘们给予了男人智商,就等于剥夺了绿茶婊们如菟丝子一般缠缚男人的机会,而绿茶婊跟好姑娘不一样,她们只有男人这一项能大有可为,所以剥夺了她们的男人,就掐断了她们的命脉。从此害群之马就此灭绝,从此世界上只剩下好姑娘和聪明男人了,哦也。
所以说来说去,这是广大女性清除老鼠屎的大好机会。笨蛋男人不帮忙就算了,叫嚣个什么劲?
再者,从语言本身分析。绿茶婊,之所以让人厌恶,不在于婊,在于绿茶。在人间天堂三亚都能被公开讨论并向往的年代,婊和屌一样,根本就不算什么特别具有冒犯性词汇,就是一脏话。层次高的人听不到,层次低的人不介意。美剧里好姐妹之间各种slut,whore漫天飞,为什么,因为那些吃了化肥荷尔蒙过剩的汉堡包人,早就把具有性吸引力sexy作为一个褒义词而不是贬义词使用,他们承认了女性在两性中是可以占有主导地位的,而善于hold住局面的姑娘,统统以极具性暗示的字眼呼之,不管这个字眼在创造之初是不是来自男性对女性的蔑视。所以婊子真心不算什么。你看不起婊子,不仅是没跟上当今潮流,还是不尊重传统文化。李师师是婊子,赛金花是婊子,杜十娘是婊子,难道她们就都不是好姑娘吗?多少婊子让人趋之若鹜,又有多少婊子操起了中华五千年的文化脊梁啊。所以其实中国人对婊子一词,只是表面上看不起,心里还是很喜欢的。中国人,不,我们所有人,讨厌的是装纯,是虚伪做作,即,当婊子还立贞洁牌坊。但是每次骂人都骂这一整句话显得很累赘,于是广大好姑娘开动脑筋,创造出来这么一个清新自然朗朗上口的字眼,并且贴心地撰写了若干条定义。以后我们骂人,不需要讲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个字,只三个字,朱唇嘟起,玉齿轻碰,最后以一个性感的破擦音,绿,茶~婊。大家就什么都明白了。真是冷艳优雅又高贵。
的确,绿茶婊是个标签。搞歧视研究的人会告诉我们,有标签的地方就有歧视。比如我们说武汉姑娘脾气暴,脾气暴就是一个标签,抹杀了每一个武汉姑娘的个体,而以一个笼统的概念去概括她们,以至于脾气温柔的武汉姑娘被吐槽“不像武汉姑娘”。还有在日本,都说大阪人搞笑,搞笑就是外界加给大阪的标签,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一个大阪人要是生来不会搞笑,很可能就被欺负。。。所以标签是不好的,标签就是成见,就是片面化信息,就是歧视偏见。
但是等等,我们喜欢标签。我们叫自己吃货,并且上传各种不上档次的酒池肉林照片,潜台词是我很单纯你给我一碗水煮肉片我就跟你走;我们叫自己学渣,天天自嘲自己拖延症起不了床写不来论文看不下去书,潜台词是你放心吧我没有复习我真的没有复习所以你也不用努力了。这种情况不分男女。我们经常听到男人说女人麻烦,麻烦是标签;我们则在一起说男人都是下半身动物,下半身动物也是标签。虽然这两个标签连累了一部分不麻烦的姑娘,和一部分上半身动物的男人。但是除了偶尔被抗议几下,大家还是觉得这样概括比较方便。
况且,我们根本就不需要别人给我们贴标签,世间已有这么多标签,并还有更多的被源源不断创造出来,我们早就迫不及待选取一款给自己贴上,并努力向这个标签靠拢好让人们觉得我们并非名不符实。而别人也希望我们明确自己的标签,这样他们可以节省他们探索我们的时间,标签相似就靠近,标签相冲就走开。在求职面试的时候,短短五分钟内我们要把自认为最好看的标签拿给hr看;而在投递简历的时候,我们往往得在十个字以内概括自己的标签。顺说,我的标签略俗气,射手座。
标签方便我们的生活。标签是他人对我,我自己对我的期许。也许两者相龃龉的地方很多,但是大多可以融合融洽。标签贴久了,我们就脱离了原来的自己,成为牌子货。这不是可怕的事情。这叫second nature。正如自然选择。没有生物可以随心所欲地活,而在向标签靠拢的过程中,我们也渐渐开始享受这一个进程。被说很搞笑的大阪人的确也普遍范围地具有高出关东几个level的幽默感。
所以,绿茶婊也不过是好姑娘甩给她们的一个标签。当然,是贬义的。但是我相信她们可以妥善应对这个标签。而其他的好姑娘们,也不必担心这个标签会影响自己,物化自己。——因为你早就被贴满标签,被鄙视,被歧视,被仰视,被斜视无数遍了。
另,一个严肃的女权主义者可以从我这篇文中找出各种具有歧视性的词汇,他们甚至可以指责我完全使用了一套男性语言体系去论述这个关乎婊事的话题。但是我要说,自从我被五雷轰顶以后,我就不崇拜武则天了,我改崇拜雅典娜了。雅典娜在主持俄瑞斯泰斯弑母案审判时,将关键一票投给了凶手,说了一句被解读为“男权社会对母系氏族社会的胜利”的名言:“我从父亲头里蹦出来,我维护男人的权利!”但在我看来,在一个已经由男神一统天下的世界里去公正地同情一个处于弱势的男人,是多么强大,多么淡定。
来源:陈潮涯的日志
链接:http://blog.renren.com/blog/225274097/899808174
以上内容信息以及包含的资源全部引用、摘录、转载自网络,图片、音频、视频存在无法获取/播放的可能性,因此资源可能已被源站删除或管理方下架。可自行关键字寻找!

